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周家镇石门梨园:农业多贡献 助农增收“梨”度更强
发布时间:2020-07-31 浏览次数: 来源:信息公开办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    工业挑大梁、农业多贡献,周家镇石门梨园打好生态牌,探索增长点、扩大辐射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传统产业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7月下旬,位于周家镇的石门梨园开始进入采摘销售期,一年的辛劳又换来丰收满园。业主吴长汉一边指挥着工人们采摘分类,一边与收购商确定着销售数量和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周家镇石门梨园业主  吴长汉:我们石门梨园已经有20年历史了。经过这20年的培植和改良,产量都基本稳定在150万斤左右。我们的果子主要销往成渝两地各大城市,及我们达州市周边的县市区城区。

    石门梨园地处铜锣山脉中段,海拔高,温差大等良好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梨园果实“皮薄、多汁、细嫩、甘甜、爽脆”的优良品质。同时,作为传统产业,为迎合群众对采摘体验和多口味的新市场需求,梨园不断进行着升级改造。

    周家镇党委副书记  冯德虎:近年来,我们争取一事一议,以工代赈项目200万元。为果园进行品种改良200余亩,硬化园区内道路3公里,铺设了生产生活用水管道10000余米,有效地保障了果园的健康持续发展。

    目前石门梨园共有黄花梨、园黄梨和早酥红梨等多个品种,面积已达2700余亩,年产值超300万元。平稳的发展,也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梨园在成立生产合作社后,先后吸纳124户群众入股发展生产,其中贫困户利用产业扶持贷款入股的70户。并且,梨园还优先雇佣了24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园区务工。每年分红金额和贫困户劳务工资支出达100余万元。

    务工人员 鲁登纪:一年到头,修枝、施肥、摘果、除草要做七八个月,每个月收入有1800。

    为让梨子产业在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石门梨园积极寻找新的增收发力点,2018年梨园开发酿制果酒,并一举获得成功,2019年,果酒产量达到1.5万斤,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梨园创收近百万元。春时赏梨花、夏秋尝甜梨、冬季品梨酒,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石门梨园迸发出新的活动力。

    周家镇石门梨园业主  吴长汉:我们石门梨园,目前为止产量已经稳定,品质逐步改良。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于梨子这种水果,搞好乡村旅游和果酒加工,以两方面的融合发展,实现企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长。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