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大竹县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8-02-27 浏览次数: 来源:信息公开办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 号),精心组织实施好2017年我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促进县域农村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关于组织申报 2017 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通知》(川财建〔2017〕56 号)、《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关于印发〈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商市建〔2017〕1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大竹县2017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二)项目单位:

   责任单位:新利全站体育官网登录

   牵头部门: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县扶贫移民局

   (三)项目建设地点:大竹县域范围。

   (四)项目实施期限:2017年7月-2019年6月。

   (五)项目建设内容:农村产品上行、县域电商服务体系改造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培育。

   (六)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投资总额4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00万元,自筹资金2000万元。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加强监管、规范发展,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开放、包容、公平的政策环境。坚持市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引导骨干电商(配套)企业参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突出重点,推动扶贫。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的电商培训,引导支持电商创业就业;完善“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电商服务站(点)+农户”电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特别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奔康。

   (三)强化服务,聚焦上行。加强县域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农村工业品、乡村旅游及服务产品的电商化、品牌化、标准化,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带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整合资源,规范实施。充分利用县域内现有县乡村电商(物流)服务中心(站、点),完善县域电商(物流)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化资源,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管好用好财政资金,规范实施示范项目,确保各项规定落实到位, 提高农村电商扶贫的质量和成效。

   三、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把我县建成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目标,以实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契机,按照“区域领先、辐射川东、带动秦巴”的发展定位,围绕“完善体系兴电商、整合物流降成本、创业就业激活力、龙头引领育品牌、产品进城促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思路,依托我县苎麻、香椿、糯稻、白茶等农业品牌资源和五峰山、海明湖、清河古镇、净土寺等旅游资源,整合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孵化等功能,整合农村淘宝、益农社、易田等现有电商物流和服务体系,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健全电子商务进农村支撑体系,建成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人才支撑体系、网销平台体系“四大体系”,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动农副产品进城和电商创业就业。通过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电子商务运营机制,撬动更大的社会资源参与县域电子商务产业建设,推动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向“专业化、规范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探索出与我县特色产业相适宜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跨越发展,树立县域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标杆。

   四、工作目标

   电商服务站点行政村覆盖率达50%(70个贫困村全辐射)以上,全县电商交易额增长30%以上,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5%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0%以上,在线旅游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0%以上,电商培训14000人次以上。

   五、项目实施内容

   (一)农村产品上行(总投资30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415万元)

   1.升级县级物流配送中心。

   依托现有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突出开放性,升级打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新增建筑面积约1200㎡),整合县域内“万村千乡”、邮政、重点物流配送企业等物流配送资源,用于网购网销产品的集中存放管理和对乡镇村网点的配送服务。为配送中心配置运营管理团队,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车辆运输设备,使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具备分拣、包装、配送等物流配送功能。同时引导从事电商配送的物流企业集中入驻经营、规范管理,支持电商物流企业开展三级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18年12月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900万元,企业自筹520万元,中央资金380万元。

   2.乡镇物流配送站。

   建设乡镇物流配送站26个,配备快递收发等功能,与乡镇电商服务站合并建设,投资额计入乡镇电商服务站,不再单独核算。

   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18年12月

   3.村级物流配送终端。

   建设村级物流配送终端190个(70个贫困村全辐射),具备快递收发等功能,与村级电商服务点合并建设,投资额计入村级电商服务点,不再单独核算。

   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18年12月

   4.农产品电商品牌打造。

   引导我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化、区域化生产,为大竹本地10个以上优质农特产品提供包装服务、网销活动及品牌推广服务。

   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18年12月

   项目投资:总投资530万元,企业自筹310万元,中央资金220万元。

   5.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建设。

   完善5款大竹农产品标准体系,培育企业网商20家以上,培育个人网商80人以上。

   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18年12月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510万元,企业自筹295万元,中央资金215万元。

   6.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以标准化、市场化、可追溯为要求,建设县电商大数据服务系统、农特产品电商质量追溯系统,对全县的上线产品开放和共用。

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18年12月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企业自筹50万元,中央资金250万元。

   7.冷链体系和初加工建设。

   建设冷链仓储体系和农产品初加工示范基地,整合大竹县当地冷链仓储设施,冷链仓储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为当地农特产品网销提供冷链服务等。

   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18年12月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660万元,企业自筹380万元,中央资金280万元。

   8.“互联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推广“互联网+旅游”,完善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方便快捷查询我县旅游景点景区和优化线路,网上宣传推广大竹旅游,方便游客出行,提升旅游信息服务功能。

   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18年12月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70万元,企业自筹100万元,中央资金70万元。

   (二)县域电商服务体系改造建设(总投资5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85万元)

   1.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依托现有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突出开放性,做好电商培训、孵化和创业指导,为30户电商创业者提供2年免费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已建成,本方案不再计划投 资)。

   2.乡镇电商(含物流)服务站建设。

   建设乡镇电商服务站26个,配备农特产品样品陈列、代销代购、快递收发及配送、代收代缴、小额信贷、生活服务等功能。

   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18年12月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05万元,企业自筹55万元,中央资金50万元。

   3.村级电商(含物流)服务点建设。

   整合农村淘宝、益农社、创业网商经营场所、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委会办公阵地等资源,积极融入邮政、供销等知名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建设19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70个贫困村全辐射),具备快递收发功能。在站点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统一购置设备、统一打造形象、统一规范服务,在建成后对其开展统一业务培训,提高站点的服务能力。

   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18年12月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475万元,企业自筹240万元,中央资金235万元。

   (三)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培育(总投资350万元,中央资金300万元)

   对县、乡(镇、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和村(社区)工作人员、涉农企业(专合组织)负责人、养殖大户、农村电商创业青年和涉农组织负责人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户等采取集中和分片的方式,有针对性开展电子商务普及性培训和电商创业人才系统培育,重点针对农产品上行开展网店开设、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等实操培训。项目期内共开展电商培训14000人次以上,其中普及培训12500人次以上(其中贫困村群众 4000 人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 2000人以上),专题及创业培训1500人次以上。

   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18年12月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350万元,企业自筹50万元,中央资金300万元。

   六、项目实施进度

   (一)启动阶段(2017年7月—2018年3月)。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送审备案实施方案;按程序确定项目承办单位;对全县经济发展、产业特色、电商基础和物流现状进行全面摸底。

   (二)实施阶段(2018年4月—2019年3月)。全面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升级提升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建设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物流配送站,改造建设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物流配送终端);组织开展电商培训培育;充分挖掘、深度开发我县特色农产品、工业加工产品、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加大包装、宣传、推介力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标准化建设,建立追溯制度,有效提升我县农村产品和特色资源的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

   (三)自评及验收阶段(2019年4月—2019年6月)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进行自评总结和绩效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申报绩效评估;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验收。全面总结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经验,构建我县电商发展的长效机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大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见附件1),分工负责牵头抓好有关工作。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委托领导小组副组长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项目推进工作具体问题,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贯彻落实各级在资金、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

   (二)加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实施。强化过程管理,选择会计事务所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强现场监督审核。要在所有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显著标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字样。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已确定的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的基本信息,每月更新项目建设进度,同时设立征求意见窗口或纪检、审计举报窗口。严禁擅自更改实施方案,严禁中央财政资金用于网络交易平台、楼堂馆所建设、工作经费及购买流量等支出。要建立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承办单位要对实施项目建立专帐,资金使用方向、程序必须合规,票据必须完整。

   (三)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大竹商务预报网、大竹电视台、大竹发布等媒体开展农村电商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及时梳理总结经验,积极宣传推广农村青年创业创新、农产品网销、电商扶贫等方面的成功典型案例,并加大向省市商务、移民扶贫部门的信息上报力度(每季度不少于1篇)。同时要及时与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进行对接,按时报送项目进展、资金拨付等信息。

   (四)加强督查考核,确保项目质量。建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目标绩效考核机制,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限,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督查督办,确保示范项目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要严格按照项目工作实施方案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不得擅自更改实施方案、扩大实施范围、增加或变更示范内容,严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严格项目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现将项目实施方案公示如上,如有异议请以实名书面形式如实反映有关情况。

   纪检电话:0818-6223891

   审计电话:0818-6251768

   附件:1.大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2.大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项目汇总表。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