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怎么办?明天学校的手机课堂就要开课,我这破手机老是卡住不动……”2月7日傍晚,大竹县朝阳乡木鱼村第一书记王祥接到村民杨奉道打来的电话,电话这头的老杨十分焦急。
儿子杨先锋是大竹中学高二学生。疫情期间为不落下学业,学校定于2月8日开展手机课堂。“附近乡镇的手机商店全部停业,买都买不到。”老杨看着手中破旧的手机一筹莫展,无奈之下只能向“点子多的小胖书记”求助。
没过一会,杨奉道接到王祥回电:“老杨,待会有人送一些新手机来,你看看哪部能连上就先给孩子用上,费用的事情后面再说。”不待杨奉道道谢,王祥便挂断了电话。
这边厢,给杨奉道解决了“手机难题”的王祥给乡上移动营业厅的业主秦胜玲发了条微信:“感谢你的支持,疫情期间你也要注意自己的科学防护哦!”合上手机,王祥跳上宣传车,打开“大喇叭”,前往下村组继续走村串户。
“小王书记点子多,急难险重的任务但凡到了他手里,总有办法解决。” 村支部书记秦学勇与王祥一起工作了四年,在他眼里,王祥是个“点子多、来得快”的年轻人。大年初二,赶回村里的王祥和村支两委班子召开了动员部署会。“村干部自己都没有口罩,怎么劝群众戴口罩?”第一道难题摆在班子面前。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王祥不慌不忙打开一个包裹:“每人3个,剩余的发给没有买到口罩的群众。”返回村里之前,托在成都的妹妹给父母购买的100余个口罩解决了全村防控工作的“急中之急”。
“我们的‘小胖书记’从不打无准备之仗。”村干部张贞美说,防控战打响以来,王祥的“提前准备”总能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解决大家工作的后顾之忧:在村里的各个检查卡口,王祥早已备好的红外体温计解决了通行效率的“大难题”;村子封闭管理,王祥的“娘家”——县旅游发展中心争取到临近两家超市为木鱼村开通送货上门服务……随着返工大军陆续离村,“小胖书记”拿出一份预案:利用脱贫攻坚一对一帮扶机制,为隔离在家、缺乏关爱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开通“心理热线”。
“其实也不是什么点子多。来村里这三年天天跟群众打交道,自然要想得多一点、考虑得远一些。”面对群众、干部们的夸赞,87年出生的王祥有些羞涩。
下派第一书记四年来,这个城里的机关干部已经成为地道的“村里娃”。村子各家各户的情况,他如数家珍,他和村干部们为贫困群众谋划的无花果、映霜红桃产业已累计发展750余亩,成为当地群众脱贫奔康的有力“靠山”。2020年1月,王祥获评2019年度大竹县脱贫攻坚贡献奖。
“疫情袭来,第一书记不仅是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尖兵,更应该是防疫阻击战中的勇士。”王祥说,“脱贫攻坚战我们能打赢,疫情阻击战我们更有信心!”(程一凡 邱椿博)